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条件是必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例分析: 小徐:学习水平中等,书写认真,守纪律。但是课堂上不够活跃。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 但是在一节小品表演课后,她开始转变了,变得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笑容常常挂在她的脸上。英语学习的劲头明显增强。 课堂回放: 学生经过一轮初选后,最后由三个小组进入复赛。 第一小组上台(小徐演小红帽): -hello,grandma. -grandma,your ears are big!(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your eyes are big.(用手势描绘) -your teeth are big.(害怕的直往后退)------ 师(高兴地对全班小朋友): 小红帽表演真投入,用手势和神情表达了当时的紧张心情,演得像极了。Let’s say: Excellent! 伴随着一阵掌声同学纷纷评价: 这一组表演配合默契,特别是小红帽很具有表演的天赋。 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小徐:(显得很兴奋,笑眯眯的)。 经过几轮评选,最后小徐获得了最佳表演者的称号。 评析:一节英语表演课,给了学生小徐很大的成功感,在后来的英语学习上她变得乐于参与,体验了更多的学习兴趣。 我想:“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是表演了一个小品,学生也会象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此时必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的快乐。愿意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这是每个学生的心声。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大大小小的各类竞赛中,那些表现出众者体验到了站到领奖台上的激动。而“再表现”的欲望,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会使他们在外语课上满怀兴趣,集中精力,课下又根据自己的爱好,翻阅英语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