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张正一的爸爸,前些日子参加了上海园南小学的家委会活动, 一、 暑假到农村去,可以让孩子明白“根”在哪里。 “根”可以让人激情澎湃,让人魂牵梦绕,让人善意泉涌,让人斗志冲天;“根”也可以让人平静如水,进退自若。对于我这样一个出生于河北农村,因读书而留沪的人来说,根就是我的故乡和父母。故乡是地缘之根,父母是血缘之根。 但儿子不能体会我的感受。正一的心目中,外公、外婆就是他认识到的父母的长辈。对于爷爷没有印象。爷爷到上海来过两次,由于生活不习惯,不愿久居,那是正一两岁以前的事。我的母亲在我8岁时病逝,“奶奶”是谁,正一永远不可能知道。我的父亲今年8 高龄,我一定要让正一尽可能多和爷爷接触。从前年暑假开始,每年一放暑假,我都送儿子到农村陪爷爷生活些日子。两个暑假短暂农村生活过后,我感觉对儿子教育有益。“孙子”看“爷爷”,两人都欢喜。正一和爷爷一起生活,逐步建立起对爷爷的感情;爷爷能看到孙子,精神上多了一些安慰。我会给正一一些零花钱,让他给爷爷买些礼品,爷爷过好长日子一直都念念不忘。这既培养了正一“尊老”之意,又满足了爷爷“爱幼”之愿。儿子渐渐明白,河北农村也有他的“根”。 二、 暑假到农村去,另一个好处是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我年幼时故乡偏僻贫穷,加上母亲早逝,家里日子十分艰难。后发奋读书,考入复旦。这种生活经历造就了我永不言败、愈挫愈奋的性格。虽至今事业平平,无从夸口,但我抱定既淡泊名利又积极进取的信念,一直在追求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我虽无力在儿子面前塑造一个“富爸爸”的形象,但我这种性格自认为是儿子可以从我身上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 生活经历是儿子不可重复的。曾有名言曰少年时苦难是一种财富,我仍希望儿子比我年幼时多快乐而少苦难。但吃苦精神是要培养的。这是一个人尤其是男孩子,无论将来顶天立地,还是眼下茁壮成长都需要的重要品质之一。暑假到农村去,可纠正儿子在优越环境中长大而导致的认识偏差。“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置身于农村“锄禾”场面,那种感受不同于在课堂上背诵。庄稼收获时肩挑人扛的景象,也是上海不多见的。家乡农民生活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远较上海艰苦。让孩子身临其境,他能逐渐体会出“爷爷”——“爸爸”——“自己”,这一家族历史演变过程的道理。我也让正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摘黄瓜、种辣椒等,他都很乐意做。正一在上海家中经常帮妈妈干家务,可能跟在农村锻炼有一点关系。 三、 暑假到农村去,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 家乡虽落后,可巍巍太行,是上海佘山所不能比的。儿子喜欢登山锻炼身体。也许正一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难以理解,但对“登高望远”的浅显道理是能明白的。有一次,他站在山边一块地方,叫住我并告诉了我,他在这里找到了“鸟语花香”。山野丰富的植物和昆虫资源,其自然鲜活感是上海科技馆所不能提供的。在农村,晚上打着手电筒抓蛾子,正一自己动手做昆虫标本,还把一个很大的飞蛾夹在纸中,送给我做书签。而在上海科技馆,多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看来,落后的农村有时也能弥补大都市的少数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