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二期课改理念引领下的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来源):科研室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文,是一种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美语言,是人们丰富积累后情感和智力的表达,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作,作文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它的难度。

提起作文,有不少老师会摇头,不少学生会头疼,不少家长会叹气,原因往往是学生写的作文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语言贫乏,内容枯燥,立意不高,没有新意……的确,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客观问题。

勇者无惧,我喜欢有难度的挑战,于是,我确定了“学生写作渠道的开发和研究”、“快乐作文”的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中,我探求着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获得了一些感悟。

1、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写“作文”。

要让学生“心动”,自己必须有所“行动”,一个好教师要真正教学生写好作文,除了要考虑到作文教学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外,自己也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用真挚的情,亮丽的心,厚重的笔来写“下水作文”,或者一篇文章,或者一个片断,或者是一个细节描写,言不再多,但要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在教学《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我鼓励学生学写诗歌表述真情,我写了这样的一篇作文。

我的母亲

每每念起艾青的《大堰河》

总有一股思念萦绕在我的心头

生我养我的母亲

儿对你的眷恋、热爱

永无止境,无时不在

母亲两鬓的白发

母亲永远慈祥美丽的笑容

母亲亲切鼓励的目光

那双充满老茧、坚强有力的大手

抚平我内心的创伤

母亲,母亲

每天都出现在我的梦里,脑海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的母亲

天底下最朴实厚道可敬的人

可知儿对您的感恩

永无止境,无时不在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跪在我母亲的面前

倾诉我长长的思念

母亲,母亲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情感是一种人们生来具有的心理效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本来就具有情感潜势,这篇作文引发学生的心理效应,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许多同学都写出了“动情的文字”。

2、   创设活动情境,开发实践环节,拓宽作文渠道。

既然作文是很“深”的东西,那么,教师就要把它“浅化”、做到“深入浅出”教作文。

作文来源于生活,而一个非常矛盾的现实问题就是,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由于年龄的关系,显得太少,而还存在着另一个现实问题,学生生活单调,基本就是家校两点一线,这些时空上的限制,很难使我们同学写出“立意高,时代性强,有创意……”的好作文,因此,为学生构建舞台,创设活动情境,开发实践环节,拓宽作文渠道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文的教学形式必须改变,真正做到社会化,活动化,让学生写出体验型,探究型,感悟型,合作型的作文,在我的作文教学中,非常注重立体式作文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主观能动,注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1)作文合作化

实践证明,学生有着巨大的能动性,作文学习小组是发挥这种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在完成作文《我设计的一种机器人》这堂课中,为了降低难度,使作文活动更有效,我请学生自由组成了作文小组,小组有几名学生组成,有善于想象的,有善于设计的,有善于画画的,也有善于表达的,有一个良好的搭配,一个小组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在探讨、交流中,学生相互促进、影响,习作完成更有效果。

2)作文探究化

实践活动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2002园南小学二期课改的展示中,我们探究了《飞奔的巨龙》,并在主会场进行展示,为了研究磁悬浮的原理、构造,制造磁悬浮的模型,我们一方面积极地收集资料,一方面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全班同学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车子浮不起来,更谈不上开动,但失败更坚定了我们的决心,促使我们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最后,我们成功了。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写了大量的有感而发的佳作。

在《永远的智者—伊索》大型语文探究活动中,同学们阅读了大量的伊索寓言,体会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大家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笔进行创作,创作了一百多则现代寓言,一部分同学还将自己的创作排练成课本剧,表演得惟妙惟肖。在《大话三国》的大阅读活动中,同学们更投入了,能力也更强了,小组探究,自编剧本,自导自演,自我否定,一稿再稿,同学们在自我体验中不断地习作,不断地成长。

3)作文活动化

关注社会,走向社区,为小区的健身器洗个澡,到龙华烈士陵园去感受和体验一番,留下我们对烈士深深的崇敬和怀念,围在一起收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小队队员一起开展读书活动,来一个象棋比赛、足球比赛、做菜比赛,去一次植物园搞游园活动,开展护绿活动……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陶冶了大家的情操,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大家的能力,更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的体锻活动是我们最自豪、最快乐的事,“跳过三六九、赶小猪、定向赛跑、排球掂球赛、看谁传得快……”,我们的每一节体锻课都有一个快乐的主题,充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一次次的活动,使学生的生活经历变得丰富了。

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创作的需求、欲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体。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着这种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多阅读,多练笔

阅读和作文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阅读,学生会把一些名家名篇,美文绝句,名人名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厚积而薄发。

鼓励他们多读书,从书中找乐趣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是我一贯的观点和做法。我在班级里设立了“小小图书馆”,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书拿到了图书馆,快乐地共享、交流。课外,读到好的文章,我就和学生一起学习,再多创造些同学间交流的机会。一篇课文结束,总要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让他们吃饱。

学生的兴趣提高了!阅读和作文成了他们发挥能力的天地!学习成了开心事!学以致用,广泛地吸收才能有“好蜜”酿,阅读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更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在班上,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记者招待会”“小小辩论会”“小诗人会”……等丰富多彩的作文练笔活动,“我手写我心”每周一次的练笔,使作文成了学生的生活“必需品”。

4、积极、开放的评价手段

作文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维的,注重鼓励,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有成功感,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一句话写得妙,一个片断很精彩……

师生互动,共同评价,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效的办法。我经常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作文,并且在他人的文本上写下自己的评价——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同学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受到了启迪,获得了提高,在课堂上,我最希望听到的是学生不同的看法的交流,因为这代表他们在思考,我喜欢参与他们的讨论,这种讨论时常给我一种启迪,一种新的思索。而我,也喜欢给他们补充一点我的看法,互相地亲密合作评价,让看法更一致,更完善。

让作文成为同学们的快乐,成为一种渴望倾诉的需求,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的成果,在全国小学生“语文报杯”作文比赛上,我班学生荣获了一等奖,在山东省“成功少年”杯作文比赛中我班学生的作文获“优秀奖”,其中有6篇作文入选作文书,在STV创新作文大赛中,我班同学又获优秀奖,有7位同学的范文刊登在《作文选》、《少年报》上。在上海市首届“中文自修”作文比赛中,我班学生黄彦隽获得三等奖。

最重要的,不是奖项,是孩子们喜欢上了作文,作文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