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大致可分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 2. 流感的流行特征 夏秋季 和 冬春季高发,容易在班级、学校出现聚集性发病或暴发,当病毒变异后出现新病毒时,易发生暴发流行。 3. 流感的主要表现 1) 发病急:体温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达到39-40℃甚至更高,伴有怕冷、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 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咽喉痛、干咳,少数有鼻塞、流涕、腹泻等; 3) 并发症:少部分人发病后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4. 流感的传播途径 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 此外,带病毒的飞沫可以粘在病人的手上,通过公共物品进行传播。 5.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普通人都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所以即使以前得过流感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 身体免疫功能差的人更加容易得流感。 6. 流感严重吗 流感本身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流感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气管炎、心肌炎等。 7. 区别普通感冒与流感 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一般没有发热和全身症状,或者仅有低热。 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起病慢,传染性弱,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 8. 校园的防控措施 1)病例隔离:隔离至热退后48小时。 2)班级观察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观察期为最后一例病例出现后7天止,观察主要内容为发热、伴咳嗽或咽痛。 3)其他措施:建议停止举办全校性的室内集会等活动;做好教室通风换气等;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健康宣教。 9. 怎样预防流感 1) 不与咳嗽、打喷嚏的人近距离接触,保持在1米以外; 2) 勤洗手,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3)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流感流行的季节佩戴口罩; 5)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6) 多喝开水,多吃清淡、卫生的食物; 7)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8) 接种流感疫苗,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 9)若出现发烧、感冒症状,立即就医,流感早期治疗效果更佳、更快; 10)确诊为流感病例,须立即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以便学校第一时间启动传染病防控措施,防止病情蔓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