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园南小学“一校一品” 一、 课程开发背景: 1、办学目标发展的需要: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的特色。 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围棋和象棋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意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包含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沉淀。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下棋不仅能提高智商,还能提高情商。在现代社会里后者比前者也许更需要。下棋时首先要坐得住,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还要善于把握时机,时机不成熟时要沉得住气。这些正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有了足够的情商才能使智商正常发挥,才能使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分析力等智力因素得到提高。 我校如何从规范的学校成为有独具特色的学校,已经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既要强调传授知识的普遍性,还要强调根据地区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课程而教。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走出自己特色的途径之一。另外,老师参加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保存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获得一定的中国棋艺的知识,形成对棋艺术的关注和热情,从而达到保存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2、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只有依靠有个性的学校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有所依托。本课程将继续坚持“普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一方面,要求本校的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中国棋艺知识,从而使他们和其他学校的学生相区别;另一方面,对那些在棋艺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特别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和本校的学生相区别。 3、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围绕校园文化精神而构建的文化整体。本校拟建设以“热爱棋艺、热爱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我们将以中国棋类课程作为建设这一校园文化的突破口,从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棋艺术,拓展为热爱艺术,进而形成热爱生活的文化理念,逐步推动我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建设。 4、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提高本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行动研究”,是“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的研究。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教育实践,是一种“做中学”的教育研究。通过这一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国棋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其开发的权力和职责都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从课程开发任务的提出,到课程开发的完成,都将由本校教师为主体进行。因而,这一课程的开发,将同时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 1、用棋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进小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战斗,这将有利于调动小学生潜在能力,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对弈训练小学生左右脑平衡使用,同时锻炼智能、体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棋类运动是各种矛盾在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结合,在训练、对弈的无限变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判断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等非智力水平。 4、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内容和实施: 下棋不单只是一种活动,它还是一种艺术,一种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发展最广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象棋 象棋则是一种靠智谋、技术、修养等较量的竞技运动。有关象棋的传说也不少,大致上传播最广的是虞舜为了教育他的弟弟发明了象棋,每日与其弟在牢中对弈,因为他弟弟的名字叫象,才称为象棋。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一书中也承认象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古代中国人模拟战争而创造的一种游戏。 中国军棋(陆战棋)、飞行棋、五子棋、斗兽棋、跳棋…… (一)实施建议 1、主体性原则: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设主体参与的时机,留足参与时空,保证参与权利。 2、实践性原则:创设实践的机遇与环境,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展。 3、创新性原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以强烈的探究欲、好奇心,大胆想象,不断观察,积极反思。鼓励标新立异,积极创新。 (二)具体措施 1、校本课程人人参与,每位教师在期初申报一个棋种。具体上课时间见由学校统一安排的。 2、活动前设计好方案,内容须包括:(1)活动目标;(2)设计思路;(3)活动准备;(4)过程安排。方案设计打印在A4纸上交教导处。 3、积极收集资料,活动结束后一并上交: (1)、学生制作的棋盘、盒装棋子一份 (2)、活动若干照片(有课题、有教师、有学生活动) (3)、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表格、自制器具、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活动记录等一切资料 4、一个棋种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评价表学校提供样张,教师可根据实际修改使用。 5、每学期举行两次年段比赛。 6、根据校本课程教师的实施情况和资料收集情况给予不等的经济奖励,并与年度考核挂钩。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管理 以学生需求为评价标准,要重过程、轻结果,重点放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上,并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依据。 评价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起点,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课程审议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应占多大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入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如棋王赛,评出棋王。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表现为主,其他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