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园南小学(2013-2017)发展规划】 徐汇区园南小学创办于1992年,是一所具一定社会声誉的公办小学,为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缓解教育教学上“脱节”问题,将学校办成徐汇长桥地区最优质的公办小学之一,为此,学校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规模
园南小学自开办以来,陆续获得上海市和徐汇区的多项荣誉,现成为上海市课改基地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试验基地、上海市“十二∙五”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等。 学校占地面积 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4人,占教师数的71%,其中研究生1人,占1.6%;小学高级以上教师46人,占74.2%,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占6.2%;中国共产党党员14人,占21.5%。 (二)学校优势
围绕“团结、踏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园南小学以优良的服务意识、扎实而富于创意的工作作风,逐步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取的积极氛围,逐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赞扬。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园南人锐意改革,以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心态,在素质培养和学业成就两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教育成果。主要有: 1. 确立德育工作模式
德育工作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全人发展、实践体验、全面渗透”,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确立了学校德育的两项重点内容——“革命传统教育”与“人文传统教育”,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突出重点与有机渗透相结合”的德育实施原则,通过课内、课外的两大载体,在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家庭、社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2.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在素质培养上坚持以培养习惯为主线,制定了《园南小学学生好习惯培养的目标序列》,以“园南行规三字经”和“十个学习好习惯”为抓手,开展富有童趣的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 具备积极良好心态
为学校和学生的持续发展,学校始终坚持从心态入手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健康良好心态,为教师开设了《完善自我,提升师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等自培课程,开展以“分享和提升”为主的“沙龙式”教研活动,对于学校良好的人文氛围的营造、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
1 . 课堂教学尚未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重视教学流程管理和落实,制定了《园南小学教学流程管理条例》,对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了教学质量的平稳发展。但教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统整知识促进学生系统学习等方面在准备与能力上尚显不足,因而,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还需做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2. 作业与辅导环节缺乏有效反馈和措施
在当前减负增效的教育形势下,部分教师按照教学常规的作业布置的要求,注重作业的内容明确、形式多元、做到“质”精“量”简。但仍有部分中年教师,存在思维单一、教育方式也逐渐固化的现象,很多课堂教学决策仅凭经验与感觉行事,对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探索不足,对学生学情的掌握模糊、反映在对学生课业个性化辅导方面存在漏洞,尤其缺乏关注学生素养提升方面的辅导。 3. 各类活动的真实教育意义尚待挖掘
学校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基本点,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来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虽然活动不少,但主要还是采用了指导与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内化”的方法上还是比较单一,学生缺乏真正的自主体验,因而事倍功半。这就需要根据教育目的有意识的设计体验性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加强辅导,使之逐步“内化”,助其可持续发展。 二、行动纲领
基于学校传统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当前学生的变化,园南人确立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理念、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 (一)核心理念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解学生 重视辅导 共同学习 促进成长”,坚持走近学生,讲究实效,尊重学生个性,重视习惯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办学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将园南小学办成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乐园,使园南小学成为长桥地区乃至徐汇区广大老百姓向往的优质小学。 (三)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的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努力培养学生活泼向上、善于学习、乐于分享,长于合作、勇于尝试的品质,为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培养具有良好习惯、健康心态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三、行动内容
学校融合素质教育与未来人才行为习惯的要求,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个人意愿,发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搭建脚手架,围绕课程改革和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强化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深化学校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 (一)创新德育为先
1. 总目标 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在巩固原有的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习惯的基础上创设与强化活动,营造氛围,深入辅导培养良好的心态。具体来说,依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园南“八字”校风教育,结合品社课、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并以校内外各类活动为载体,细化各类活动目标,加强辅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发展特长”。 认知目标:通过品社课等德育课程和主题式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等活动,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园南“八字”校风的内涵,使学生明确“爱祖国、爱集体、明礼仪、讲诚信、勤学习、勇创新”等各项行为准则。 能力目标:在品社课等德育课程和主题式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等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分享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围绕学生成长,实施个性教育,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体验的过程中,懂得爱祖国、爱学校、爱学习、爱他人、爱自己。 2.阶段目标 2013学年:根据学校规划要求,组织教师研究、修订学校行规养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措施。总结各年段及各时段教育内容执行的效应,提炼对学生教育颇有成效活动内容,尤其是辅导的有效方式,进行测评,选定可持续推进的活动方案。 2014学年:研究学校分年级教育目标和习惯养成措施,细化各项专题教育的目标要求,通过家长、师生的评定,制定辅导要求和标准,并配置体验性的活动。 2015学年:以少先队活动为抓手,完善各类教育活动,从辅导转向指导,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活动,通过多途径评估,初步建立队伍培训(要求明确、自我管理、定期点评、自我教育)运行模式。 2016学年:梳理和总结各年级、各时段教育活动方案及辅导措施,经师生评定形成确有成效的,具体可操作的德育活动序列。 2017学年:总结学校各类德育活动的成功经验,重视对当前学生特点研究,构建园南小学教育活动体系,审定辅导与体验的作用,为学生成长服务。 3.实施措施 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基本点,以全员育人为保证,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具体行为规范引导人,创设喜闻乐见的活动,强化辅导的作用,让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1)课程为主导,拓宽德育教学渠道 ①运用《品德与社会》中“故事园”、“交流会”、“聪明豆”等活动形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点面结合的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②强化全员育人学科德育的理念,引导教师挖掘学科中德育内涵,将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融入教学每一环节,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 ③融合德研与教研,将“两纲”教育渗透于校本课程中,开拓德育的实效性。 (2)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经验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入学、入团、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分年级设计相关体验活动,以体验、感悟、实践为活动主线,逐年段提升,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和生命教育活动如表1和表2: 表1 园南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表(必有的相关体验性活动)
表2 园南小学生命教育活动表
(3)习惯为抓手,加强规范养成教育 ①继续以“园南行规三字经”和“十个学习好习惯”为抓手,注重行规教育儿童化,深入学、做、评等方面辅导活动,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表3 园南小学各年级渐进性好习惯培养目标
备注:a作为每个标,通过反复、渐行的评价辅导,使学生日常行为在螺旋上升中得到提升。 b各班制定相应评价,通过家长、师生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辅导中上升。 ②继续做好市、区“优秀队员(队长)”、“园南宝贝”、“行规示范班”等评选工作,以评选、学习活动来形成“ 人人争做优秀园南人,班班争做示范班”良好氛围,并通过这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组织能力。 (4)向家庭、社会延伸,构建三位一体的活动模式 ①利用“家校通”平台和学校网站、班级网站等阵地,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借助《家校之桥》做好评选和表彰“园南好家长”活动,携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②携手家长、社区居委等社会力量,通过组织开展“志愿者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创设和谐的环境与多种活动,借助活动载体与多种社会力量配合辅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和建设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主渠道。园南小学基础型课程在逐步优化中,兴趣课程开设趋于成熟阶段,整体的课程体系在逐渐完善起来。 1.总目标 深入校本课程研究,针对学生发展瓶颈与个体性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现有力量与借助公共资源创设限定与自主选修课程,对应必修课程,从而优化“三类”课程配置,逐步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目前的课程框架基本如下: 2.阶段目标 2013学年: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兴趣,重点辅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主管理,依据办学目标,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初步构建快乐休闲、快乐阅读、快乐运动、快乐棋弈、快乐探究为主题的活动型课程框架。 2014学年:在师生多元评价基础上,修缮活动型课程框架,并在全校推广实施。 2015学年:在全校推广实施的基础上,借助家长、教师与学生测评,依据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与学生较感兴趣项目完善活动型课程框架,形成校本课程,并尝试与学科教学结合。 2016学年: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能力,融合基础型与活动型课程,在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基础上形成优势特色项目。 2017学年:全面实施优化的“三类”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实施措施 (1)构建具共性发展需求与个性多样课程体系 ①忠实于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即开足学科与课时,并在教学上探求实效。 ②逐步形成快乐休闲、快乐阅读、快乐运动、快乐棋弈、快乐探究为主题的活动型课程框架。 快乐休闲——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生活休闲类、运动类、艺术类、益智类、学科拓展类的拓展型课程。 快乐阅读——1—5年级《书香致远》课外快乐阅读课程。 快乐运动——结合“三课两操两活动”创建特色体锻项目并形成传统。 快乐棋弈——探究棋文化,开展棋艺俱乐部活动。 快乐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探究活动。 a学科课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在此基础上,打破常规,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特色,形成教师的独有教学风格,依照各学科知识主线,针对学生理解知识的难易度,加强辅导,梳理知识点化繁为简发挥教师创造性,提升教学质量,并注重学生素养、习惯培养。 b活动课程结合在课程教学中预设、生成的基础上,从提示、组织到辅导学生自发活动,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与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具体的课程设置及其课时安排如下:
(2)实施双轨质量动态管理 ①完善目标管理,实施过程和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要求;依据习惯培养目标,深入对学生的辅导。 ②实施“年级组、教研组的双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负责制”,推进学科间的平衡、协调发展,统整目标实现的辅导要求。 (三)提升教学品质
1.总目标 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对照课程标准,加强“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减负增效”的教学研究,以知识主线与作业辅导为攻坚目标,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2.阶段目标 2013学年: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学科主线对教材进行统整,优化教学方式和学生作业方式。研究并梳理各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三维目标、相关学科的学习习惯,确定辅导要点。 2014学年:将各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三维目标、相关学科的学习习惯梳理成表。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目标,尝试设计(难易度为标准)星级作业,强化作业等辅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015学年:梳理各年级的基础性学科的习题,初步建立知识主线与相关的习题库。推广星级作业,在考查/试中实施星级标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相应提出辅导要求。 2016学年:通过多方面评审,梳理知识结构和各年级作业设计、辅导的好经验,并在全校范围内交流推广。 2017学年: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对学生与教师辅导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倡导构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辅导策略。 3.具体措施 (1)抓好教学基础常规 以教学五环节为基础,以《园南小学教学流程管理条例》为抓手,实施“教学常规六项督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实施措施以“六关注”为原点,落脚于四个“三”。 “六关注”为: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注学生的知识分化点 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关注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 关注师生全方位的有效互动 关注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 四个“三”为: 抓好三备: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优化三课: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 整合三题:例题、习题、试题 做好三步:复习、测验、订正 ①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功能,加强教学研究,做到研教材、研学生、研教法,提倡根据学科知识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多地强调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和习惯地培养,确立相应辅导重点。 ②老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各学科对各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三维目标、学习习惯进行梳理,开展年级滚动教研和跨学科教研,交换和协同辅导的策略。 ③完善随堂听评课制度,推进园南听课日活动,从发现他人的指导优劣,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④完善教学质量调研制度,教导处开展定期的质量调研。通过备课组教师在单元教学后经过研究共同设计难易适当单元练习卷,并进行质量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针对性措施,选定对应性的辅导策略。 ⑤对于学业优异学生、特长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落实三类“个别化”教育辅导措施倡导星级作业。 ⑥改变考核评价方式,创导建立过程性评价,并积极倡导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重在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2)强化作业辅导 ①知识梳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对照课程标准统整教学内容,梳理各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三维目标、学习习惯和基础性习题,形成全体学生基础习题库。 ②作业设计 把握作业的“质”,做到“精选”;把住作业的“量”,做到“精减”,增加活动化、体验性的趣味作业,加入“奖励元素”。 尝试设计星级作业,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考试中对拓展延伸题作星级标注,确保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中间生有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资优生适当提升能力。 ③作业辅导 教导处对各年级学困生的情况进行汇总,并携手心理辅导室对学困生、特殊生的心理和生活定期关照。 年级组了解学困生和特殊生,做好补缺补差工作,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建立个别化辅导档案。 在作业中加入“奖励元素”,通过“争券争星”的方式激励学生完成作业,倡“免抄、减量”,辅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归纳知识点,并实施评比奖励。 ④家校联系 以作业为纽带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亲近学生与家长促进家校联系,互通中共同辅导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四)发展特色棋文化
1.总目标 通过构建一校一品——“中国棋””,让学生体弈趣、守棋规、学棋艺、养棋品,辅导学生逐步养成尊重、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2.阶段目标: 2013学年:认知扫盲阶段,辅导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的兴趣、性格、信念和记忆力等各项品质。 2014-2015学年:理解奕棋阶段,加强管理与辅导增强孩子的注意力、毅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016-2017学年:应用比赛阶段,通过比赛过程,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互相提携,从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大局观以及国际交往能力。 3.措施 (1)“中国棋”校本课程开发 体弈趣,学棋艺——各年级普及性棋类设置(可在此基础上拓展) 表 园南小学各年级的棋类设置
(2)组建“中国棋”俱乐部 ①班级普及型学棋及对弈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教师组织学生学棋、对弈活动;午间十分钟的棋社活动,辅导学生知棋规,养棋品。 ②年级擂台赛:在班级比赛选出班级高手的基础上,年级内组织优胜学生进行擂台赛。周周有比赛,每周有擂主。以激励学生为原则,着重辅导学生的挑战意识、自主意识。 ③棋王赛:在评选出擂主的基础上,进行学棋总决赛,拼出学期“小棋王”。 ④学校俱乐部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在双周周五中午12:30——1:45的开展跨年级跨班俱乐部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领导意识。 四、行动保障
(一)制度建设
1.管理制度改革 (1)目标 落实依法办学,尝试管理创新,创建与教育教学改革相匹配的运行机制,营造和谐发展氛围,为学校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措施 ①依据校长负责制的四个文件依法办学,坚持“四会”。即校务委员会的决策制度、党支部委员会的监督保证制度、学校教代会的审议制度和行政会议的落实制度。 ②推进层次管理,强化年级组长与教研组长的管理职能,负责年级的德育管理与教学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综合职能。 ③渗透人本管理思想,引入“职业幸福感”理念,推崇有针对的辅导学生、培育学生,助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2.激励考评制度 (1)重视考评激励作用 在动态管理中实施过程和结果并重考核考评制度,淡化考评的甄别作用,发挥其发展和激励作用。在考评过中程,引导教师学会反思与总结,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2)健全教学考评体系 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体现新课程理念,将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及师生关系等引入考评内容;以及对学生进行辅导的跟踪考评制度的制定。 (二)队伍建设
1.目标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多种优势互补,建成与素质教育实验校相匹配的、师德好、业务精、学历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2.措施 (1)创设专业成长平台 学校不仅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乐园,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乐土。 ①教科研引领。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研究探索,形成个案,展开辨析与论证。 ②互助式教研。通过各有专长的校内外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展开对学生实际学习有帮助的教学实践活动。 ③外聘教学专家。推行以点带面的指导,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展开上课、评课、说课等方面的指导,研究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 ④展开有针对的辅导专项研究。 (2)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①确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争取近5年内中高级职称教师增加2-3名,市区级骨干教师2-3名,更重要的是培育一批有特点的教师使学校师资梯队建设与能力提升更趋合理化,开拓成长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学校发展形成合力。 ②强化骨干教师的引领。为骨干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每学期开设示范课研讨,发挥科研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在自己做课题研究的同时,引导其他教师课题研究。 ③发挥教研组核心作用。开展校本培训,发挥数学优秀教研组的作用,推广优秀教研模式,优势互补。 (3)提升班主任育德能力 ①探索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开设专题讲座,提升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转变班主任工作方法,学习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辅导学生成长的技巧,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②开展德育论坛和班主任工作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推广先进。开展班主任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完善班主任“带教制”,特别是针对个体学生的哺育方法提高全体班主任管理水平。 ③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每位班主任每学年备一份个性化的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上一节主题教育活动研究课,介绍针对一个特殊生的辅导方式。 ④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新校本德研工作机制。以课题研究推进德育工作实施辅导方式。结合德研和班主任培训工作,积累经验,反思成败,编写个案集,探索各年段的最佳教育活动项目,让教师在经验和反思中成长。 (三)环境建设
1.自然环境建设 (1)校园环境规划 精心规划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内花草树木的培植与管理。注重宏观规划,微观设景,服务于学生与家长来校活动。 (2)突出文化内涵 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结合学校的棋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3)关注内在幸福 建立学生心理活动室,使之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乐园,再逐步扩展到每间教室;建立职工之家,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升营造良好氛围。 2.文化环境的建设 (1)营造科研兴校氛围 以徐汇区区级重点课题《多元构建学校学习沙龙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探索》研究为抓手,结合推进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实践研究,及为学生减负的作业辅导探索的校本规划课题,继续使学校形成浓厚的“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风气,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打造校园棋文化 学校已初步建设以“热爱棋艺、热爱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我们将以中国棋类课程作为建设这一校园文化的突破口,从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棋艺术,拓展为热爱艺术,进而形成热爱生活的文化理念,逐步推动我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