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园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9——2011)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工作的回顾
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一所拥有26个教学班,918名学生的五年制公建配套小学。
近三年来,学校以2006学年制订的《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为行动指导,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实践。学校以促进人的“自主、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确立了“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的理念,健全完善了园南小学德育目标体系。作为市可该基地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方式申报建立起具有园南特色的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区重点学科。又逐步国间完成了校本拓展型与探究性课程,并建成“中国棋”这一学校一校一品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仅学历达标上升了1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人文底蕴和精神面貌得到从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有18人次获得全国、国际奖项,市级获奖104人次,区级获奖164人次。并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十年保持徐汇区文明单位;又先后被命名为“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安全文明校”、“市科技教育试验基地校”、“市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试验基地”、“市家庭教育指导试验基地”等。学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点社会声誉,但还从发展角度看肯定存在不少问题,期望通过专家的评析指导中得到启迪,争取更大进步。
年轻的园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出的步伐是坚实的,园南人以锐意进取和不懈追求的精神为支柱,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和理念作指导,以兢兢业业的科学态度去探索研究、去创新实践,在成功中谋求更高的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1、学习认识,把握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
当前学校教师队伍已处于一个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阶段,有相当的教师已步入稳定期,已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队伍的稳定,年龄的合理,积累一定教学经验,但从教育发展纲要的要求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上,儿童发展规律地把握探索等方面,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特别是对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探索,使学生的成长过程适应未来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
㈠ 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教育内涵化发展之路:以人为本,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以德为先,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依法办学,深化学校“区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的品牌效应。
㈡ 办学目标
1、发展目标:
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结合课改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将素质教育精神与培养学生新时代的学习习惯相融合,尤其深入针对学生发展成长规律的研究,开拓培养目标,有层次,不同要求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与经验的积累,构建起更适切的学校教育,以科研与实践以及推广为途径,建成具有操作性强的科研与实验相结合的新型一流小学和师资自培基地。为保障学习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法”制、体制、机制、师资建设,并奠定思想和精神等方面的坚实基础。
2、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园南的学生逐步形成具备良好精神文明的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乐于合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
培养思路:围绕学生发展的内驱力、个性得到尊重,从结合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掘学生的兴趣,建构学习的过程,开展教育工作,各项具体要求为:
结合学生的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尽可能运用学生已有的实践操作和生活经验,进行教育。让学生有机会把实践经验与认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仅在学习中增添直观形象性等利于学习的因素——能学,而且又能促进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尊重学生的意愿为教育中追求的目标,让学生享受在学习中的平等地位,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没有把学习活动当作教师布置的任务,视之为累赘,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有信心、意志顽强——爱学。
发掘学生的兴趣:强调注重发现各个学生的兴趣点,在各项教育教学中充分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的价值,不仅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绪盎然,积极主动,形成互动学习氛围,而且也是其他同学得到启迪——想学。
建构学习的过程:重视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既关照学生的兴趣在这些新颖的学习中获得有体验的认识,帮助排解学习的枯燥、厌弃的情绪,促进投入学习的状态,不仅有利于掌握科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更能形成对未来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善学。
主要措施
㈠ 学校管理方面:
1.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1) 完善机制,强化理念,提炼素质
学校层面以师资培训总目标建立了三个培养机制:目标导向机制、组织优化机制、评估激励和规范约束机制。并将师德规范要求作为各组室的主要目标,使各组自然形成对师德的重视,自觉监督,协助、开展工作,并通过组长为责任人的目标制,使之承担起责任,形成监督管理的网络。并结合学校的考核机制,使师德建设在园南小学形成大气候。
(2)先进思想的教育
1)校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首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校长必须用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引导人、凝聚人、鼓舞人。要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倾向性问题、难点问题组织专题性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不断把学习研讨和转变观念的活动引向深入。校长不仅要适时地提出问题和思想,而且要把解决问题的“空间”留给全体教师,动员全体教师开展针对工作实际的提问题、谈思路、求发展;针对案例讲策略、谈过程、重发展,鼓励教师改革、探索和创新。
2)思想学习还应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学校要为教师创设舞台,进行大组的展示评析与谈体会等。小组的研讨尤其是个案的研讨,教师将自己的实践与教育理念相冲撞,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与策划。
2、依法治校,使干部队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校内积极推行层级管理、岗位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坚持“四会”,即校务委员会的决策制度,党支部委员会的监督保证制度,学校教代会的审议制度和行政会议的落实制度。课改领导小组、中心组学习、安全领导小组的学习要制度化,不断加强权力观、党风廉正建设;努力在教改实践中形成“岗位清、任务明、责任心强、有创新、出成效”的格局。
强化年级组长管理职能,负责该年级的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和人事管理等综合职能,并对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教育规模扩大、实行年级管理负责制的情况下,要求年级组不具有一些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可能是不现实的,问题在于年级组的跨学科综合教育职能必须加以确立和强化,年级组应当设计和实施制度化、课程化和系列化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培养现实的人文素养和综合活动能力。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性管理能力的年级组长,协助学校行政开展工作。
(二)德育工作
总体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园南“八字”校风、“行规三字经”,结合学科中的思想品德等教育,使学生明确“爱祖国、爱集体、明礼仪、讲诚信、勤学习、敢创新”等各项行为准则。
能力目标: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现代小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发展特长”。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体验的过程中,懂得爱祖国、爱学校、爱学习、爱他人、爱自己。
分阶段实施目标:
2009学年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德育经验的切磋与交流,及时总结、宣传教师管理特色。开展“学科活动与德育有机整合”为专题的德育实践研究。
2、以迎“建国60周年”和“2010世博”为契机,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本学期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调研,完成分年段行规教育目标。
3、探索实践 “中国棋”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逐步形成我校行规教育特色。
4、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形成队伍培训、要求明确、自我管理、定期点评、自我教育的运行模式。
5、加大与居委合作,建设好三位一体的德育阵地网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2010学年
1、德育教导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导培训班,增长才干,提高凝聚人心、创新工作的能力,与教师们一起深挖“温馨教室”的内涵,进一步创建“温馨教室”;细化校本特色“五爱教育”(一年级:我是讲文明的小学生;二年级: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三年级:我十岁了;四年级:我爱我“家”;五年级:我是合格的毕业生)的目标要求,使之更具系列化、层次化、规范化。
2、以“世博年”为教育契机,开展“精彩世博和谐你我”主题活动,弘扬世博精神,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按照年段目标指导学生言行,准备申报新一轮市安全文明校、行为规范示范校申报。
3、营造浓厚的具有园南特色的棋文化硬件氛围;建立“中国棋”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机制,使之成为我校行规教育特色。
4、形成科学系统的园南小学少先队“争章”、“小家务”等常规工作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5、总结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阵地,形成新的经验。准备申报新一轮市家庭教育指导基地校。
2011学年
巩固完善园南小学德育目标体系,通过加强管理和组织学习,引领教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育人本领;凸现“一校一品”文化特色,发挥学生创造力,开发学生潜能,初步实现园南德育“三化”格局。在努力完成三年德育计划目标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为下一个三年规划做准备。
主要措施:
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基本点,以全员育人为保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思想的原则,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既重视课堂教育,更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从提高基本素养做起,着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努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教育作用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强化全员育人的理念,立足课堂教学,将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提高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能力。
1、注重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拓宽德育教学渠道,重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
2、完善德育校本课程,把“中国棋”、“两纲”融合贯穿到校本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校会、班会等时间,进行德育课程方案的校本化教育,发挥棋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园南品牌特色。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境界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将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探索主题教育系列化,养成教育规范化,法制安全教育多样化,社区教育经常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以体验教育为基本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活动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分年级设计相关体验活动,以体验、感悟、实践为活动主线,紧密结合校本文化和办学特色,深化活动内涵,形成品牌活动。
2、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志愿者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招募志愿者,公益行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培养诚实、勤奋、自信、快乐的道德品质。
3、积极鼓励并扶持学生社团,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体验实践“两纲”教育内容。
4、利用“民族精神教育月”“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丰富参观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开展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5、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新生入学、入儿童团、入少先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为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三)加强温馨教室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育德能力
抓好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通过调整充实、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工作研讨,奖惩激励等提升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建设一支德育意识强、奉献精神好、工作效益高的班主任队伍。
1、探索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开展班主任队伍的集体建设工程,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开设专题讲座,提升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增加班主任工作方法、班级管理技巧,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2、开展德育论坛和班主任工作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推广先进、探讨提高。开展班主任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建立班主任“带教制”提高全体班主任队伍的教育实效性。
3、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实施“两个一”工程,即每位班主任备一份个性化的主题教育教案,上一节主题教育研究课。
4、注重德育科研,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新校本德研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把校本德研工作引向深入。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两纲”的实施。并将课题研究与班主任培训紧密结合,积累经验,反思成败,编写出相应的个案集,使教师在经验和反思中成长。
(四)继承和发扬园南优秀人文传统
1、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读书活动,以“学礼仪知识,做好东道主”为主题,弘扬世博精神;以倡议活动、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世博知识”“世博礼仪”等学习,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尽责任。
2、认真做好市、区“优秀队员(队长)”、“园南之星”,“示范班”等评选工作。通过评选给予鼓励、肯定,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形成“ 人人争做优秀园南人,班班争做示范班”良好氛围。
3、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法制等教育,及时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为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帮教工作,对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学生要耐心、细致地施以教育和帮助。继续开好“心理聊天室”,建立好班级心理辅导点,建立“特殊学生”个人档案,开展跟踪调查疏导工作,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识与方法。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
1、注重向社区、外区县的示范和辐射。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托课题研究,对一系列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促进学校民族精神的教育,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深层次的发展。
3、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推广成功家教经验,提供成功案例让家长教育家长。利用家校通平台和学校网站、班级网站等阵地,使学校家庭间信息反馈及时、准确、畅达。
5、评选和表彰“园南好家长”并将好家长事迹刊登在《家校之桥》上。强调家长要用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自己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显著功效。从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三)课程与教学
课程改革和建设是一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领域之一。作为二期课改实验校,我们已经构建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在逐步优化中,课堂的教学效能也有显著提高;兴趣课开设趋于成熟阶段,初步的课程体系在逐渐完善中;探究型课程已经形成校本特色的课题资源库。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构建具有园南特色的一校一品——“中国棋”的实施和开发,是今后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年的重点突破方向:
① 改革课堂教学,优化各基础型课程,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② 广泛开展兴趣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框架。
③ 逐步完善探究型课程的研究,在建成具有校本课题资源库的基础上形成优势特色项目。
④ 一校一品——中国棋的实施与开发。
具体研发的项目:
1.加强区优秀教研组——数学组的经验总结、推介、辐射,继续推进语、数重点学科的建设,建设优秀备课组和优秀教研组。
2.重点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型课程。通过对拓展的形成与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满足学生选择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3.在各班开设探究型课程基础上,重点进行各年段学生研究的课题的汇总与分析,组建具有校本特点的课题资源库。
4、一校一品——“中国棋”的课程化。
三年目标:
2009年:
1)加强区优秀教研组——数学组的经验总结、推介、辐射,继续推进语、数重点学科的建设,建设优秀备课组和优秀教研组,初步形成评价量化指标。
2)逐步形成学校的“一校一品——中国棋”的拓展型课程序列。
3)在参与区课程统整的基础上,在相关年级作语数英课程统整序列的实践研究。
4)进一步规范、完善教师教学行为,完善充实《园南小学教学流程管理条例》。
5)积极推进四类课的研究,内外兼修,以教学实践促教师专业发展,增加区骨干教师的数量。
6)继续推进“光启行动计划”,逐步形成园南特色的科艺体团队。
2010年:
1)结合区优秀教研组的评比,形成量化指标,推进优秀备课组和优秀教研组建设。
2)“一校一品——中国棋”的拓展型课程序列形成并进行全校性的展示(家校互动)。
3)在相关年级作语数英课程统整序列的实践研究,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学校。
4)继续推进“光启行动计划”,形成园南特色的科艺体团队,并建设在全区有知名度的重点项目。
2011年:
1)各年级语数英课程统整序列形成,并进行全校性的展示交流。
2)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评比形成常态。
3)科艺体重点优势项目形成。
主要措施:
1、任课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明确岗位目标和职责,备课组、教研组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功能,在正常、有序、科学地开展教研活动基础上,各组形成特色。特别在语文和数学两门基础性学科的重点建设上,积极发挥教研组的最大动能,结合已经开展的课程统整和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研究,进行有序的、科学的、富有创新的再建设。
2、教导处在科学、规范动态流程管理中,完善目标管理,采用对实施目标的过程和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在管理模式方面,争取在已较成熟的目标管理和层级管理的基础上,首先,要强化“年级组、教研组的双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负责制”。这样既发挥了学科优势,对教学、教研和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起保证作用,又解决了学科间的平衡、协调发展,能取得全年级各学科的综合效益。这一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将继续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健全教学考评小组,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精神,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内容。
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四)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持续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今天确保学校有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及提高和保持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又往往在于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培养。尤其在青年教师队伍的形成、管理、指导、培养、选拔和提高等环节上更是倍加重视,精心设计,努力尝试。以科研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途径和“导师带教”、“骨干带教”的带教形式,已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目标: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建成与素质教育实验校相匹配的、师德好、业务精、学历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
措施:
1、以先进理念为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决不仅限于熟悉新教材和执教新教材,更关键的在于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的转变,以及教育哲学、理念、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行为的一系列变革。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必须树立教育新理念,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因此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紧紧围绕一支队伍的建设——具有踏实钻研、主动实践、反思创新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实践于探索,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校不仅应该成为所有儿童和谐健康发展的乐园,而且还应该成为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乐土。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
2、加强师德和能力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结合教学实际发现提出问题,形成个案,展开辨析与论证。
(2)互助式的教研活动,通过各有专长的校内外教师互相引导,取长补短,展开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
(3)外聘教学专家,继续推行以点带面的指导,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听课、评课、说课、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指导。
3、开展示范课活动。落实课改精神,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和在实践中锤炼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学校骨干教师每学年结合课题研究,开展一次公开教学。
4、确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使学校师资梯队建设更趋合理化,开拓成长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学校发展形成合力。
5、发挥教研组核心作用,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发挥数学优秀教研组的作用,好的教研模式推广到各个教研大组,形成优势互补。
(五)实验项目
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的开展对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的教育科研近几年已有较大的发展,科研项目的等级在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在增强。学校目前已完成有多项国家级、市、区级科研课题。
目标:
结合学校规划目标和学校改革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育科研,在确保完成已立项的各级课题的基础上,继续有重点地申报各级课题,以使学校形成浓厚的"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风气,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课程改革的展开。
措施:
(一)逐步完善以学校区级重点课题为主,以各教研组、备课组、个人的子课题探索为分支的主题式课题研究,形成学校科研特色。
科研室与教导处共同参与对教师科研课题的指导和调研,加大力度,从实际出发真正使教育科研工作在基层开展实施,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科研指导调研一一对应。
另外着重在使某些重点课题的研究更俱实效性。有效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共同探讨研究,对具体教育现象、过程等方面作分析和解决。研究人员具有开放式地参与权,既重点课题研究,教师可依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科研开发意识形成各子课题,课题研究既有纵向引领,又有横向的联系,重在细化研究过程。
3、学校科研设定以下课题的研究方式:
●教学设计、评估阶段:对具体教学形成评议,对执行教学有指导,促进教学发展。对一般教学指导意义还不够强的,仅可借鉴学习。
● 实验性计划阶段:有调查,有审批,形成规范操作意识,尤其是计划性可形成雏形、推广和学习的步骤。
● 研究性计划阶段:呈现计划操作,讲究研究类型、方法、选择严格操作程序,研究方法在操作基础上,形成开发意识较大的推广作用。
● 组合性研究计划阶段:形成规模效应,扩大研究人员和被试对象,学校总体科研氛围形成了课题化、系列化。
课题管理方面:
A、学校的市、区级课题的管理(计划审报、检查、指导、调查、论证推广。)
B、校级课题管理(评审、检查、分析、调查、指导、论证以及评奖)推广。
C、专题性小结管理(收集评议、推举介绍)
D、档案建立资料、素材积累及汇总。
(二)注重课题引领的校本研修
1、在流程管理中,以单项、个别意义上,发挥具有“师徒”形式的指导、培养的作用。面上有导师带教的引领,块上有教研组(备课组)之间的互助式教研,点上有骨干教师带教下的同伴互助。
2、积极倡导沙龙式的个案交流,能突破形式,拓展平时研讨的渠道,延伸丰富的研究心得。做到有资料积累和实际操作研究。从小范围辐射开去,促进全校性的课题研究工作。
3、加强主题式课题研究,聚焦课堂 ,汇集课改研究与实践的案例、论文,做好校级评审工作,提升教师研究的兴趣和目标。
4、确立研讨课在校本研修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开展各类各科的校级研讨课展示活动,加强引领和指导功能。
5、经过探索,研制出符合本校校本研修特色的教研组、备课组评价、奖励方案。
6、总结以课题为抓手的校本研修的经验,能起到辐射、引领的作用。
(六)其他方面
1、卫生,青保工作
工作目标:
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主线,从抓好“落实三个制度”(环境打扫责任制度,卫生评价反馈制度,劳动委员,及志愿者参与管理值班制度)“筹划一个专题”(生命教育专题)“疏通一个纽带”(协调配合特殊生教育辅导工作)为卫生青保的工作重点,在原由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年级组的联系,使以上这些工作得以落实。同时继续做好常规的包括食堂管理,健康教育,疾病控制,伤害事故处理在内的各项工作,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使我校的卫生,青保工作进一步提高成效。
分阶段目标:
l 卫生小干部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护绿队,特殊生帮教志愿者队,)
(一)护绿队
(09):
以护绿保洁班级志愿者组队参加每天的环境打扫工作,以落实环境打扫责任制度。
形式:由卫生室定时,定岗,开展保洁活动。(年级包干户外护绿区四个,按班一周一天的安排保洁)。(班级明确班级保洁区,坚持每天的室内外保洁)
(10):
加强护绿保洁志愿者队伍管理:进行志愿者负责人的岗位管理培训:确定劳动记录表,记录劳动中的表现,为评选好队员提供依据。
开展每周一次的志愿者护绿保洁反馈,以落实自我管理卫生评价制度。
积极参加迎世博,志愿服务小队活动(根据具体情况定:参加社区打扫等)
结合班级温馨教室的评比,交流班级亮点和特色,(可照片或书面稿)
(11):
在继续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绿宣传活动。(结合生命教育主题,进行广播,板报的宣传等。
(二)特殊生帮教队
(09):
建立队伍,摸底定结队名单,做好建档工作。(09年底由德育教导牵头,开始结队互相认识),成立活动区,布置开心屋,初步开展结对交流谈心活动。
(10):
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每月二次的集体交流活动。每周一次的个别谈心辅导(采取轮流值班的方法:周五中午:12:30——1:00)
(11):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关心以往有记录的特殊生,进行交谈沟通,以直接了解他们,让他们自己寻找进步的地方,为汇总三年档案做整理。
(三.)劳动委员卫生室值班措施落实(晨检量体温,下课值勤,中午卫生室值班,为同学服务,作好卫生相关内容登记)
(09)进行人员确定,学习卫生常识,初步落实值班制度。
(10)对相关人员进行基本的包扎培训。做好卫生室登记。
(11)对参与卫生室管理的学生进行考核,竞赛,给予鼓励(争章)
l 生命教育系列化落实:
(09)加强宣传,初步完成相关内容。
(10)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单项肯定。
(11)对自主管理有责任心的同学进行学校层面的肯定。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学校管理者的发展、教职员工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互助互动的过程,没有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充分发展。学校对于发展应当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在“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切的目标。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科研是抓手,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是根本目的,互动互助,相互借鉴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只有牢牢抓住师资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教育第一目标和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