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愤怒到对别人发怒只有一步之距,这是美国东北大学和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科学家在研究了情绪如何影响人们对外界的看法后得出的结论。 科学家认为愤怒是人类早期在面对周围出现的某种程度的危险或威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信号。而危险往往来自外界,很少来自自己的群体,因为每个群体的成员总是互相帮助共同抵御外界危险的。 在这些新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与忧伤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相比,人在愤怒的情况下更容易对别人,尤其是属于别的群体、种族和性别的人产生负面的判断。 科学家认为,愤怒的人之所以倾向于将别人视为发怒对象,是因为在愤怒的情况下需要人们迅速做出反应,没时间多想。在这种情况下,谨慎地思考往往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快乐别强求
人们喜欢追求快乐,现在媒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给人们快乐的方法。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并不快乐。与其改变负面情绪,倒不如接受它。这样反而会将注意力转到搜寻和实现人生目标上去。 人的负面思想是很顽固的,往往越改越厉害。硬改负面思想可能会导致言行不一的困境,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想减肥的人都知道少吃多动原则,但却做不到,最后还是让多吃少动占了上风。因此,要学着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强求改变,但要保持觉知。比如,一个人脾气暴躁,现在不是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觉知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生气发火的时候,对自己说:“我现在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气发火。”这就将人的意识和情绪分离开来,情绪便会顺其自然地消减下去。 现在,传统的认知疗法和新兴的接受与承诺疗法发生了激烈的冲撞,前者是控制主义,认为情绪是完全可以用思维来控制的;后者是自然主义,认为情绪这头野马不必拘束,任其自由,玩累了自然会回到马槽安顿。前者好比中国的儒家,信奉正向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则。后者好比中国的道家,强调随意自然、狂放不羁的自然风格。这两者其实不矛盾,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崇尚规矩的人自然倾向前者、自由散漫的人当然喜欢后者。 忧愁赶不走,快乐去得快。这就是人生的现实。因此,好好体会中国人的一句老话“心安即是福”,可能会对忧愁和幸福有更深的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