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校外教育(上海植物园)活动计划和反思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0-18

校外教育(上海植物园)活动计划和反思

一、我们的认识和基础:

所谓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年龄6~11岁的小学生,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是历年来我们实施教育的主要手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园南小学始终把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工作。七年前,就开始了主题队会式的语文大活动,如《稚语童声话梅花》、《大话三国》等。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和“两纲教育”的指导,我校的德育研究更是根植于课堂教学中。作为民族精神教育基地校,我们组织“德育进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如四年级老师在执教描写中华山河壮丽的课文时,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使之成为了一个主题为“中华神韵”的单元,并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添加和修改,从课文的学习,拓展了解祖国的名山名水名河,开展语文活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他们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我们还进行研究目标定位研究——结合学习内容的情感价值观,确定整合目标。

例:美术“目标统整”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

思想品德

知识能力

资源整合

愉快、积极地参与以造型游戏为表现形式的美术活动,在活动与合作中感受造型创作的乐趣。

体验与认识几种常见的美术工具、材料的不同性能、效果。

知道中外若干最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

情意要素

民族情结——《民间玩具》《火红的春节》

今年初,朱局“德育教导想教学,教学教导想德育”的指导,更促使我们把德育与教学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况且,我本人执教语文和品社课。

二、“上海植物园”活动设计的思考

上海植物园拥有千种花卉,每年有两次主题花展,我校与植物园相隔一条马路,并与植物园签订了共建单位协议,开展活动比较方便。

我们设想利用这一社会资源,设计立体式的“德教”一体化的教育项目。引领教师在执教基础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走进“自然”,用眼看、动手做,用脑想,增长知识,学习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最终获得德育与教学双赢。

三、具体操作流程

为了使此项活动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校长的领导下,我和教学教导前期做了以下工作:

会议流程

出席对象

主要内容

附件号

德育领导小组会

德育领导小组成员

教学教导

1、明确活动目的

2、总结以往活动经验

3、讨论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框架

4、确定适合开展活动的年级

1

学科教研组长研讨会

德育、教学教导、

三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

1、梳理教材内容

2、寻找适切的对接学科和学习篇目

2

跨学科教研

教学教导、学科教师

1、备课设计,整合调整教学顺序。

2、安排授课顺序和实践

3

智囊团活动

德育教导、拓展课组长、大队辅导员

1、设计学习单和评价表

2、设计活动过程

4

附件1

活动主题:拥抱金秋

适合年级:三年级

附件2

品社学科——《学做小当家》

语文学科——作文《我眼中的秋天》。

科常学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昆虫》。

美术学科——《秋叶红了》、《盛开的菊花》。

附件3

学习目标

1)通过科常学科的学习和植物园的参观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2)结合美术课、作文课的学习,能够动手把美丽的秋天用彩笔等各种形式描绘出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体验自然的美。

3)结合品社课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动手美化自己的“小天地”、教室,以及设计护绿宣传语。提高学生动手又动脑的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爱家、爱集体的情感。

授课顺序:

1、  语文学科——作文《我眼中的秋天》

2、  美术学科——《秋叶红了》、《盛开的菊花》

3、科常学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昆虫》。

4、品社学科——《学做小当家》

附件4

学习任务单1

上海市园南小学
计算机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上海市园南小学 (c) 2004-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