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园南小学探究型校本课程方案解读

作者(来源):奕    发布时间:2007-12-06

园南小学探究型校本课程方案解读

探究型课程的开设可称为“二期课改”的标志,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重视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的研究性学习。我校是首批接触、尝试开设探究型课程的基地校,对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累积了一点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上以及内容与方法上做了初步的实践性的研究工作,从中总结、归纳、提炼出了一些做法和经验,并且研讨制定出了——园南小学探究型校本课程方案。

成为试点校以来,在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并领导下,我们参与了探究型课程实施的探索,每次的培训、研讨我们的校长总积极参与。在前期的选点实践中,通过我们的初步操作和实践,证实了探究型课程作为一种小学的新课程在我校确有开发的必要性。于是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探究型课程,并与科研结合,共同来开发和实施我们的校本课程。

学校情况分析:

首先对学校自身能否具备开设探究型课程进行了自我调查和分析。

1、科研带动学校教育发展

学校历年来就一直重视科研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放在首位。经过研究和实践,我们的市级科研课题《注重学生“参与——探索”的开放式教学策略的研究》为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之的区级科研课题《小学语文“立体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又进一步将基础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与拓展整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了相关的科研课题,带动、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

2、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在教科研的引领下,通过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尤其表现在敢于质疑、提问,善于思考和捕捉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信息源大量来自课本以外的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提供了补充、扩充的课程材料。第三,学校一直与社区紧密结合开展各项活动,家长学校也是常办常新,有关与家长的交流、合作模式获得市级论文二等奖。

3、师资梯队分析

我们也拥有一支有着良好氛围、凝聚力极强、教学水准教高的年轻的教师队伍,他们敢于实践、勇于突破。在教科研的带动下,正努力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通过客观、系统地分析,这些基础条件对开设探究型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明确学校探究型课程的定位,有的放矢地开发我们学校的探究型课程。

         我们意识到开设这门校本型的课程,必定给我们带来无大纲、无教材等麻烦,再添上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师这方面的教学经验缺乏,以及学校对此课程管理的零状态,肯定将影响全方位的实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以设计学校课程方案形式来规范课程的实施与开发。

 

一、         课程目标的制定思路:

 

开设探究型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经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学习。在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研制课程方案之初,首先假设了课程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方案编制中,思考和探究所编制的课程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不仅考虑到课程理想的价值追求和功能特征,更要考虑到教师在实施这类课程初期的实际情况(一无大纲,二无教材,三无经验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组织与实施),还要考虑到目前我校的学生的特点是有质疑精神,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因此从课程方案研制的角度来说,我们思考了如下三个变量

能力准备内容的准备探究平台的准备

能力准备:是指在低年级或新参与实验的班级中开设探究课,逐步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某些基本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内容的准备:是指在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一定的探究领域以及某些主题模块来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去思考、探究和发现,使每一次的活动和每一位的学生都有可能提出问题、形成自己感兴趣的探究课题。

探究平台的准备:是指在经验教学的过程中去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使学生有可能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不断地发现、提出并形成自己想探究的课题

探究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的和自由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展开真正属于自己的探究,同时学生之间的自由交往和经验共享的机会也大大地增加,因此,创造的群体力量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于是,我们依据探究型课程的课程目标,再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特质,制定课程目标的价值追求:

1努力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味地接受,同时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

2努力追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的社会的态度,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发展他们的科学意识。

3努力追求学生在亲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所可能获得的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在这种积极的体验中去发展他们初步的问题探究能力。

4努力追求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分享的能力。

5努力追求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社会实践性,从而有可能进一步理解社会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

依据这样的理念,我们制定出了我校的探究型校本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在结合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着眼于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采用体验性目标,注重过程,描述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二、         关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

我们依据这样的原则,制定、规划出园南小学探究型校本课程的探究内容的。

1 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学生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有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有着自己认识世界的视角,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教育的任务是尊重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和理解,并在次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发展性平台,促进他们的发展。

2 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与体验

    学生进行探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过程和体验。虽然结果有可能强化学生在满足成就欲基础上的体验,但是,探究过程更能满足学生在与同辈人甚至不同辈人交流基础上的体验。

3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储备

    学校教育的分科学习与当今社会的知识高度统和形成了严重的分离。探究性课程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能促使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不仅能在综合运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发展他们问题解决的努力,而且还有可能帮助他们发展知识。

4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探索社会的能力

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人能否真正融入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不断地主动地去探索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则是一个人真正融入生活的具体的行为表现。意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它是以主动为呈现标志的;能力是意识强化的结果,它是以探究和问题解决为呈现标志的。

依据这样的原则,为了使课程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我们做了这样的思考和设计。从人员组织编排——行动探究——预计成果这三方面进行了策划,并与科研相结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设计的科学性。

一般而言,小学的探究内容教多的属于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常识性的问题,通常比较具体、形象,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动手做和初步人际交往加以解决。

于是在探究内容的准备阶段,我们依据当时实践和目前全校全面实施的实情,我们对这门校本课程确立了学校的自培计划:首先是对全校教师进行探究型课程涉及到的选题、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的培训。探究型课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的课程,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我们要求教师在课程开设的实践中对探究课要有明确的理解,发挥自身的个性、爱好、特长和教学风格,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修养。

我们首先从教师队伍中指定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教学有新意的老师和科研组成员,合作进行前期试点阶段的研究。他们在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准备阶段,和给予学生一定的选题范围方面做了诸多的实践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面临这样的问题,对探究课程很感兴趣,但在确立探究内容的能力和途径方面显得方法单一,初期确立的课题内容狭窄、各年段似乎有划一感觉,一个课题每个年级都在做,而且探究层面雷同。探究内容的死板,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境况,教师们动足了脑筋,于是在指导学生选题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工作。

随后在全校范围内,由先行尝试开展探究课的校科研组成员为教师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讲座。把我校前期对探究课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某个探究过程的片段与老师们进行汇报、交流和探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探究课的开展从哪方面入手,探究课的课题来自于何处。我们指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科间兼容的学生所敏感的探究课题。而捕捉这些课题的渠道则要通过一定可行的方法。学校课题组把前阶段尝试的出的几种产生探究课题的途径,通过讲座、媒体等各种形式对老师予以指导。我们总结出这样几种产生课题的方式:

(1)    从学校的科研课题入手。例如李祺老师上的《线形规划》就是从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时引申出来的一项探究课,原本数学课意图是应多变量相互左右结果的教学过程,现在引申为要帮助一位迟到的学生为他寻找最佳的上学路线,学生从车资、乘车时间等角度来寻觅数学路线的过程。

(2)    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引申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确定课题。这种课题的产生多在语文、数学、科常、体育学科中。比如语文教学中延伸的有关环保、植物、动物、城市环境、规划等的研究课题较多,数学涉及的面也很广,有关于家庭生活消费统计研究的,也有理财或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研究。科常多数为实验观察报告、种植、饲养记录为主。体育活动中又引发出学生的自我保护、减少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研究等。

3 关注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有心介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世界,帮助他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我们的老师采用的比较多。例如《匍匐植物的研究》、《四驱赛车》等。

4 随机点拨,在学生讨论交流或师生间个别交谈时,教师从选题的角度、层次等及时指导。这方面多体现在个人的探究报告中。

5 借题发挥,是以班级的宣传阵地,例如生物角、植物角、图书角等,在学生兴趣产生的条件下,有了初步的研究或出现倾向性的问题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面向全体学生作出拓宽思路、加深思考。我们学校现在的五年级组再前两年的探究课展示活动中都以班级特色活动开展主题研究,例如《植物角探究》、《生物角探究》、等。

6)选题推介,是在学生提出大量选题后,选择有推介价值的课题,通过集合,演讲、橱窗展示等形式进行推介。这类课题多产生于年级组搞的各种活动和少先队大队部活动为背景产生课题。例如全校范围参与探究的《学校垃圾分类》,其他还有《冬天里的短裙》、《城市与沙尘暴》等。

在这样的选题指导下,新课题、新内容随之涌现。教师还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 。例如:家长、社区或学校的共建单位的大量专业人才,形成资源共享,以帮助学生完成探究课题。在这些方面,我们老师学生都觉得收获很大。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关心教育的家长都投入到此课程中,自动担当起校外的辅导员,经常在假日里带领孩子们开展研究活动,着实为学校的探究课的实施增加了动力。在这过程中,一些交流展示课也在区和市里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首肯;教师对课程的个案分析也逐步酝酿出台。

这些被指定的教师在前期的准备中已经累积了大量的课题,其实也间接明确了探究型课程内容的来源途径。其他老师在看到和听到中,感到了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作用,特别在学科类教学中,学生的预习、质疑、解答的能力都较前有提高。于是又有许多教师自愿加入到尝试探究课的教学中,形成更为热烈的探讨气氛。这阶段学校的管理层面也逐步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的引导和管理,设计了园南小学探究型课程活动设计,以文本的形式指导教师对此课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设计,研定自己的计划,预设一些课题。探究型课程是无教材、无大纲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为了规划这门课程。在这样的引导下有我们学生老师共同、自主开发的探究课题就有一百多项,真正完成的课题就达96个,另外在其他学科中我们也在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所以在其他课程中也引发了不少的探究课题,共有20多个。学生的研究报告以及教师的一些小论文、实施案例不断涌现,使探究型课程在学校的发展逐渐在成熟起来。一些精品案例也在市级刊物发表,这期间得到了市教研室的肯定。学生探究能力也这样的不断摸索下有所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途径方面摆脱了从学科学习中的“读”、“抄”、“记”等学习方式机械地移植到探究性考察的学习活动组织中,逐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观察、调查、咨询、文献资料查阅、实验等,具备了一点科学研究的精神。

 

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有些学生自主确立的课题比较空泛,盲目追求课题的价值,有些课题远离他们自身的实际生活,更主要是我们意识到目前的探究课使学生获得参与实践的体验太少了;往往是书本对书本的传承;而有些课题由于教师的介入又比较精致化、成人化,缺少学生的趣味性;我们还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方面的差异,学习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课程内容的开发。

面对这样的状况,在第三阶段我们将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和科研相结合,成立了由校长挂帅、领导的试点小组,并制定了相关的课题申报和研究计划,还在各年级段建立备课组,为全面实施课程进行排摸准备,同时也考虑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在试点小组的筹划、收集整理下,学校编制出了四大探究领域。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探究内容。为学生开辟寻找探究内容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尤其为低年级学生。而且这些探究领域的的提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在与科研相结合的推动力下,学校成立了课题组,继续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成立的探究型课程的教研组,其次我校的《小学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发》被区里立项为区级重点研究课题。

依据四大领域,我们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探究内容更应该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为了使探究领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学生开展探究获得,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又将四大领域更细化,使课题容量增大,形成了主题模块,再次提供给学生。

在教师指定的研究的主题模块里,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另外,我们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且允许和激励这部分的学生在前几个阶段中的自由发挥,形成学生自己的探究平台。为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倾向的发展,分层提供支持。

前面曾经提到对三个变量的思考,其中的内容准备就是指领域和主题模块。那么能力、内容、探究平台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领域是平面的,是老师提供学生进行自我选题的一个层面,而一阶段后我们发现探究的内容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内容更要贴近学生生活,随后许多的主题模块又随之丰富了这个领域,领域到模块的发展使探究内容更宽广。而学生的能力犹如这个平面上的一根贯穿上下的纵坐标,丰富的探究内容始终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开发和设计课程内容也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进行的。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平时的学习,在学习能力的辅助下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发现,提出了超出模块的探究课题,并形成自己的探究平台,这个探究平台又与模块之间是不断互补、互动 的关系,既不断为这主题模块充实与扩展,又不限制学生自主的探究行为,使整个探究型课程的内容更为之丰富与精彩,凸现了探究内容的广域性和开放性。

我校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方面是有一个过程的,从四大探究领域的产生到模块的建立,之间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我们在申报的课题研究中,还对校本课程的管理进行了实践和研究。

三、课程的实施管理:

在课程目标和探究内容有了明确的界定后,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实施。学校的管理层面也积极应对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

1、师资培训  

1)继续在课程理念和理论方面组织学习文本资料,请专家讲座、具体指导,组织互相交流和辩论

2)组织与指导技术方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和相互配合的理性分析和实例扫描,开展沙龙式的个案研讨,并借助于学科教学和一些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指导的经验,形成一定的指导策略;在组织学生学习上,深入研究学生的主体行为和自主作用。将学习小组的组织协调定为主要目标,有小组的规模、人员的配置(兴趣相近者,特长互补的、人员流动,以及小组的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落实。

3)评价技术方面,以激励与支持为原则,促进学生以更大热情投入探究学习,因此以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为主要方法。

2、管理机制

1)课时的保证与弹性制  每周一课时必须予以保证,教导处不仅要排入课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并协助探究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检查落实。另外,还要配合探究内容的需要,适当灵活安排:一周一课时;双周二课时;或者四周四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向教导处提出申请,并予以支持。

2)探究课题的数量要求  建议每名学生在一学期里,必须完成二个课题(上不封顶,多多益善)。每一个主题下可以有不同的、具体的探究课题(问题),而这些具体的探究课题(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由教师在班级中组织一个发散性的思考与讨论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出;作为探究型课程的执教老师每学期也必须与学生一起完成两个课题,这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的依据之一。

3)同时,作为不担任此课程的教师,也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和具体协助、指导课题小组的探究,这也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的依据之一。

4)校总务后勤部门随时了解学校探究性课程实施的情况,预测基本的趋势,尽一切的可能要做好服务(设置时超前服务)工作。

 

3、建立教研组组织体系

 

1)因为探究型课程是一个新设置的课程,由于其生成性和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对课程的开发要求相对比较高,因此,本课程将由校长直接负责,组织教导处、与校科研室具体负责对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验,日常的教学管理则将由教导处和科研室共同负责。再往下派生到大队部、年级组、教研组负责有关实施方面的设想,最后落实到每位教师。

2)每个年级组特别增设了探究教研组,有组长负责,组织大家一起研讨,逐步将校本课程也纳入学校的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同时科研组又与教导处积极配合,研究如何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逐步渗透到其他基础课程中,开发其与学科的整合。

 

现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担任探究型课程的老师,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局面。每学期师生人人都有探究成果,教师人人都有探究心得。因此已列入每学期对教师的业绩考评中。

 

四、         课程的学习评价:

1、鉴赏性评价。对小学生而言,鉴赏常常也是一种评价,而这种评价不仅体现在他人对自己的探究过程以及结果的鉴赏如何,同时也体现在评价者能否鉴赏他人的探究过程与结果(是否能理解?是否能容纳?是否能判断等等)。因此,这种评价通常利用成果发布或过程交流等活动进行。

2、注重探究过程和学生情感体验。我们对本校的探究型课程的评价重点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表现。比如考察学生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汇总各种信息形成课题报告的能力等,关注学生的表现和体验,评价的指标为:态度、方法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因为探究型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课程,因此的它的评价有其特殊性。

3、借助争章活动   我们学校对课程的学习评价还落实在与大队部的争章活动相结合,每个年级段、每个班级可以依据自己学生的年龄、能力、兴趣、爱好等制定自己班级的探究章,师生共同参与,做出对学生兴趣、自主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相应的评价。被认可的学生,就可以获得探究章。

4、结合学生的评价手册   我们还利用学生的评价手册,每学期老师的话中总有对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一句话点评,通过老师激励、肯定的口吻,和家长的支持、认可度来对此课程的学习进行评价。我们在最近的一期家长问卷调查中分析统计出,家长对于学校开设探究课的认可度是95%以上,当然也有家长提出了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点我们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调研。

   

这几年来我们在设计和开发课程方案方面总结出我校制定课程方案的三条经验,一是紧密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课程开发和设计的科学性。二是在课程的不断生成中,不断地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使课程凸现其培养功能。三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迫使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促进了教师向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增强了学校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管理功能。

随着探究型课程的实践,要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乃至管理,都应建立起对学生能力发展标准规划学生的课程学习。这也是我们后阶段课程研究的新目标。

 

 

20031019

上海市园南小学
计算机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上海市园南小学 (c) 2004-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