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这个球谁来投

作者(来源):陆 芸    发布时间:2006-11-17

  活动名称:这个球谁来投。

    活动目标: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团体中,有许多事得靠大家齐心

协力,才能做得最好。手拉手,心连心,共同走向21世纪,让你我每

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集体的怀抱中健康地成长。

    活动准备:1.培养。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班里形成喜欢篮球的氛围。

              2.准备一副篮球对阵形式的实物器具呈现在液晶投影仪上。

              3.收集《灌篮高手》及NBA的精彩录像片段。

              4.制作一个多媒体的记分牌。

    活动过程:

    ()情景创设

    创设一个使学生尽快融入篮球氛围的情景。

    (a.创设情景的方式可以用《灌篮高手》的vcd或录像片。也可以让学生各自谈谈看了影片的感受或对篮球的憧憬。

    b.创设情景的主持可由老师或同学担当。)

    ()引出话题

    在一段精彩的篮球录像片段之后,让同学自己设计进攻、投篮的路线并说说自己的意图。

    (学生的设计可由每个班的具体条件来体现。可以借用事物投影、多媒体,让体现的过程尽可能的直观。)

    ()话题讨论

    当比赛时间所剩不多时这球你会怎么传?

    (a·对于比赛的限制可随意,但要有讨论的意义。

    b·讨论的形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

    C·讨论后的交流反馈可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体现。)

    ()话题辨析

    如果你是樱木花道,你是否会在篮下只有流川枫一人的情况下把球传给他?

    a·辨析的方式可以是以个人的形式,以小组的形式,以请嘉宾的形式或采用辩论比赛形式。

    b·辨析的过程可长可短,只要让学生尽情发挥,畅所欲言。

    c·辨析过程中学生可相互提问,或是别人认同他的观点。

    ()辨析反馈

    在辨析结束后,可请学生自己来认可到底“传还是不传”。

    (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评一评最佳球员,也可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还可派代表说说此时的心情。或者辩论方总结。)

    ()教师小结

    湘北高中篮球队是否能打进全日本高中男篮的决赛,也许就在樱木花道的一念之间,相信此时在大家心中早就有了一个答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相似的事情,相信大家会运用心中的这份答案去处理判断的。

    活动建议:

·  1·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要强调学生回答的正面性,只要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就好,让他们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实话实说。

    2·教师在活动中可起调控的作用,但不要发表任何观点,不要左右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己说服自己。

    3·话题内容可按老师的需要作调整,同时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改变谈话形式。

    4.此项活动在提倡心与心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探求学生内在的心灵。

    设计思路与活动分析:

该活动是我依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十分喜欢观看的动画片《灌篮高手》而设计出的活动方案。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社会化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孩子也正是经过学校这个驿站一步一步向社会靠拢,并一点一点呼吸到社会的气息,领略到社会的五彩缤纷。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已不能简单地把昔日人们已经形成的价值观,随着自己的意愿灌输给学生,更不能把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这种传教士的思想教育,只能重在表象,而不能深入本质。要知道如今的孩子,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单纯地只老师和家长那儿获得信息。他们是被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手段包围着的,电视、广播、书籍、网络都使他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生价值观。这些人生价值观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去进行评价。因为在孩子的内心,对他们自己的想法是深信不疑的,也渴望社会能对他们表示认同。在此时,即使老师把社会中认同的价值观讲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是“听得认真”、“说得到位”,而真正要落实到做,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初步的、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只靠老师的灌输、讲授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产生认同才是最有效的。如果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教育,相互改变,相信这时拥有的效果将会比老师一味的说教要有效的多。于是,我抓住了在学生中颇有影响的动画人物“流川枫”和“樱木花道”,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及矛盾的解决,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并在方案设计后,对学生进行了有目的的试教实践。

《灌篮高手》的主题曲回响在整个教室,学生平时上课时绷紧的神经得到了放松,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当老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传球路线时,学生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人人想表现自我。此时他们的表现是最原始、最真实的。他们有的建功心切一心想投三分,有的爱出风头只会一味地灌篮,还有的顾全大局,稳字当头。从学生这么多五花八门的设计中不难看出每个学生的个性。而学生的积极畅谈也为以后的深入作好了热身。

    在热身之后,教师有意识地揭示第二个矛盾:在比赛的最后三秒钟,你拿到球,可位置不甚理想,你会怎么做?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团体利益与个人荣誉之间架一杆秤。学生的回答多多少少受到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不再一味表现自我,而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们的脑海里老师和家长平时的教诲已经根深蒂固、抹之不去。这就是传教士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他们往往把冠冕堂皇的话挂在嘴边,似乎已经在心底里认同了这种想法。但老师在倾听中不免发现一些虚伪的现象,也就是学生被动地服从“好孩子”的规则,满足他们获取社会赞许的希望。而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从得知。这也和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忽略学生的内心思想,一味地让学生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话有关。

    为了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揭示了此次活动的最重要的矛盾“如果你是樱木花道,你是否会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把球传给流川枫?”由于在学生的心中,对这两人有着很深的印象,平时也经常谈论。加上老师又以请嘉宾的形式来讨论,因此学生的兴致很高。在平时学生往往不敢说真话,不肯说真话,怕说出真话后得到老师的否定,同学的反对。而此刻学生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同学之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只要有一位学生打破常规,袒露心声。那就会带动一大批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不对任何一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也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陈述去说服其他人赞成他的想法。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远比你老师的“强加于人”要有效的多。从辨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先的那些“好孩子’’其实内心也有着矛盾。他们一方面要履行好孩子的准则,“考虑集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想法“不想让自己的死对头成为英雄”。这些矛盾其实就在同学的相互交流中得以化解。学生间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出白内心的,不会像“强加于人,,的价值观那样在最终遭到否定。因为只有被个人自己选择的价值观才有意义。而最后的评选最佳球员活动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社会化人格的又一次培养,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将在学生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课前的设计只是想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团队协作”的道理。不说教、不灌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意识行为。事实上,课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体现了这一点。例如:有的同学在课后主动帮班级把排乱的椅子排好。有的同学为了小队的荣誉宁可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检查卫生。又有的同学为了班级的成绩主动帮助经常欺负他的后进生补课。而且这些行为的目的再也不是为了得到同学的赞许、老师的表扬。可以说已经转化成了他们的价值意识。虽然这些学生只是班中的一部分,但应该看到,一节活动课所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总而言之,这种通过学生言语相互影响

的效果,要比老师单一的灌输有效得多。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之间的言语、行为去相互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及人生价值观,是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面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面对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作为教师已不能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价值理念。而是要启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主动探索、体验,并借助学生间的巨大影响去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实地了解如今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也无须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社会的认可而戴上假面具做人,而是让自己的个性充分地展现出来。相信活动课程中这种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和积极对社会的探索的自主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们价值理念、社会交往等社会性人格的发展,从而使儿童做一名真正适应新世纪的学生。

   

上海市园南小学
计算机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上海市园南小学 (c) 2004-2006 All Rights Reserved